-->
 
氨基酸與蛋白質
dashed line
  認識微量元素  
dashed line
  六大營養素  
dashed line
  卵磷質  
dashed line
dashed line
  認識脂肪酸  
dashed line
dashed line
  人體代謝知多少  
dashed line
  何謂螯合作用?  
dashed line
dashed line
  身體建築師-蛋白質  
dashed line
  智慧與健康  
dashed line
dashed line
  人體的自我修復  
dashed line
dashed line
第七種營養素?真有酸性體質嗎?small arrow

細胞大戰small arrow

高血壓病患 常見的錯誤觀念small arrow

止痛藥的愛恨情愁 small arrow

飲食與健康的迷思:small arrow
蛋白尿small arrow

必需氨基酸的功能small arrow
膠原蛋白的功能small arrow  
一位醫學教授對small arrow  
美心強的見解  
每一次洗腎病人出院的時候small arrow  
     

 

small arrow身體的建築師─蛋白質:

牛奶和蛋的消化係數約為97,植物性蛋白質約在7580左右,所以含較多量動物性蛋白質者會有較好的消化率。氨基酸的吸收速率之控制,主要在於:
         (1)
經由消化所釋出之氨基酸總量。
         (2)
存在的各種氨基酸之比例。
         (3)
黏膜細胞上司轉運之攜帶者的可用程度。
         (4)
組織接受氨基酸之速度。
氨基酸的吸收,可被一些抗生素所抑制。以營養性質分類:

1、完全蛋白質:含有足量的必須氨基酸以供組織所需,同時還能夠促進正常的生長速率。
2
、部分完全蛋白質:為生長發育所需,缺了它們生命仍可維持。
3
、不完全蛋白質:光靠它們並不足以應付組織新陳代謝所需,因而不足以維持生命。

蛋白質之功能:

  • 維持生命與成長:蛋白質是構成肌肉、器官及內分泌腺的主要材料。每一活細胞及體液均含有蛋白質。總言之,胺基酸是提供生命中用來建立及不斷置換體細胞所需的原料。

  • 調節: 人類之不同的蛋白質均具有其特化的調節功能。

  • 能量: 平均每一公克的蛋白質可提供4大卡的熱量。

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
我們所吃的各種蛋白質食物,會經過胃腸的消化,變成小單位的胺基酸,再由小單位的胺基酸去形成我們的肌肉、組織器官等,蛋白質的消化率約為92% 

優質蛋白質
選擇蛋白質食物,就要選擇「完全蛋白質」的優質蛋白質食物。
•「完全蛋白質」:如果攝取的蛋白質類食物含有足夠的必需胺基酸,同時也能維持生命,並促進成長發育,就屬於「優質蛋白質」或「完全蛋白質」,如:雞蛋、奶類、大豆(黃豆)。(以水桶為例,假如水桶為蛋白質,那麼構成水桶的木片就是胺基酸,如果必需胺基酸都很充足,每一片木片都很長,那水桶能裝的水就最多,蛋白質就能發揮許多功能)
•「部分不完全蛋白質」:如果有某些必需胺基酸,不是很充足,僅能維持生命,但不能提供正常生長發育,就屬於「部分不完全蛋白質」,如:米、麥等榖類。(好比水桶中有幾片木片不夠長,就像某幾種必需胺基酸較少,能裝的水就較少,蛋白質能發揮的功能就有限,有許多胺基酸只能當作醣類提供能量,或變成脂肪儲存,而不能發揮許多蛋白質的作用)
•「不完全蛋白質」:如果有某些必需胺基酸缺乏,不僅不能維持生命,也不能提供正常生長發育,就屬於「不完全蛋白質」,如:玉米、魚翅、動物膠。(好比水桶中有幾片木片不見了,水桶就無法裝水了,就好像某些必需胺基酸缺乏,這樣的蛋白質能夠發揮的功能就很少,和醣類的功能類似,僅能提供能量或變成脂肪儲存)
蛋、奶、肉、魚、大豆類的食物,都是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來源,而大豆是唯一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。
 
有些特殊情況會增加蛋白質的需要量,如:懷孕期、哺乳期、訓練初期運動員、燒傷、燙傷、創傷、骨折、手術前後、貧血、營養不良、失血過多、長期臥床者、發燒、壓力、甲狀腺機能亢進等。也有些特殊情況蛋白質的需要量會依照疾病與病情受到調整與控制,如:慢性腎衰竭、透析(洗腎)、腎臟症候群、腎炎症候群、急性腎衰竭、腎臟移植、肝炎、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病、肝硬化、肝脂病變(肝昏迷)等。因此如有特殊的疾病,需要依照病情調整蛋白質攝取量的病人,可請教營養師蛋白質類的食物該如何攝取。